历史档案 MORE
上海酱园弄杀夫案, 70年来一路成为文
2024/10/10
寻找超自然力量:纳粹的玄学信仰
2024/04/06
败将吴佩孚如何重新崛起
2024/03/11
真实的潘太师: 统一中国的仁将,却被
2023/09/05
陈纳德助手的中国往事: 帮助建立空军
2023/09/05
三地书 MORE
凉山纪:穿越皮相、抵达本质的真实
2022/02/14
《博物学家》:真正的博物学家是训练
2022/02/14
《奥斯曼之影》:一部令人惊叹的全球
2022/02/13
从色当战败到巴黎公社的全景式记录
2022/01/14
约翰·伯格:为世间真正重要之事写作
2021/12/22
“我为了活着而写诗” 玛丽·豪的女性诗歌写作
2025/07/15 | 总第909期 | 作者 袁永苹 | 编辑 孙杨
2025年5月6日,凭借《新诗与选诗》(New and Selected Poems 〈1956-2016〉),75岁的美国女诗人玛丽·豪(Marie Howe)获普利策诗歌奖。
《叶普盖尼·奥涅金》200年: 俄罗斯民族诗人是怎样炼成的
2025/07/15 | 总第909期 | 作者 谈炯程 | 编辑 陈祥
在巴黎,这些青年军官接受了启蒙思想,逐渐对沙皇俄国的贫弱与压抑产生反感,意图以革命手段来拯救国家。
隋建国五十年艺术实践: 被社会雕塑,也雕塑时代
2025/07/15 | 总第909期 | 作者 后商 | 编辑 陈祥
工厂有几个业余画家和知识分子组成了小团体,我可以像他们,把这一辈子混过去,养家糊口之外还有精神上的事儿可干。
诗人郑愁予辞世: 用一生铭记年少时的嗒嗒马蹄
2025/07/15 | 总第909期 | 作者 谈炯程 | 编辑 陈祥
2011年,在香港参加城市文学节开幕式,他曾向记者解释笔名的来源,“愁予”取自辛弃疾《菩萨蛮》中“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一句。
萨特诞辰120周年: 他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2025/07/05 | 总第908期 | 作者 孙普 | 编辑 孙杨
让-保罗·萨特,这个1905年出生在法国富裕阶层的人身上有着诸多头衔,他是哲学家、剧作家和小说家,也是社会活动家、文学评论家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即便在被授予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时,他以“作家不应该让自己变成一个机构”为由拒绝了这一官方荣誉。
金城武人生过半: 演员、偶像、隐士、游荡者
2025/07/05 | 总第908期 | 作者 凌梦家 | 编辑 陈祥
私底下,金城武是个很感性的人,他看过至少七遍动画电影《海底总动员》,每次看都会哭。
马伯庸:用小职员的视角写大历史
2025/07/05 | 总第908期 | 作者 王雨清 | 编辑 陈祥
再看李善德的背景,他时年52岁,京城九品芝麻官,家有老妻幼女,买房跟老百姓一样需要贷款,眼看仕途高升无望,好在生逢盛世,似乎也无乱世之忧。
当“季节限定”菜 成为都市人餐桌常客
2025/06/25 | 总第907期 | 记者 张佳星 | 编辑 孙杨
打工人往来京沪只能报销二等座,还得在路上开热点办公,鲻鱼和大黄鱼却已经坐上了飞机。
被评分“绑架”的睡眠
2025/06/25 | 总第907期 | 记者 杨溪 | 编辑 卢伊
她把智能手环调成睡眠模式,接着闭上眼睛,依次对身体各部位说“放松”——眼睛、鼻子、嘴巴、肩膀……一直到脚趾,像一场自我催眠。
义乌商人的“去美国化”生存
2025/06/25 | 总第907期 | 记者 高敏 | 编辑 王晓
”她说自己是做外贸的,成了网红对生意也没什么实质帮助,“你(表现得)再硬气,货出不去有什么用?
“拼家长时代”的教育迷思
2025/06/25 | 总第907期 | 作者 王昔孟 | 编辑 陈祥
据志水宏吉统计,若要让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全程接受私立教育,家长需花费的学习费用为1830万日元,即92.53万人民币。
外卖诗人王计兵: 素人文学与民间写作热潮
2025/06/25 | 总第907期 | 作者 孙普 | 编辑 孙杨
当王计兵戴着外卖帽,双脚锤地在这人间淬火时,陈年喜正引爆身体里的炸药三吨,“我岩石一样 炸裂一地”。
依恋:围绕着女性一生的复杂关系
2025/06/15 | 总第906期 | 作者 袁永苹 | 编辑 孙杨
与此同时,本书还从一个侧面勾勒了美国六十到八九十年代的城市市民生活图景,真实、逼人混乱、丰富,十分生动。
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 用一生倾听中华文字的脉搏
2025/06/15 | 总第906期 | 作者 谈炯程 | 编辑 陈祥
高中时,他把父亲和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几百本文学类图书卖给旧书店,换回《清稗类钞》《贼情汇纂》等历史书。
从《不说话的爱》到《独一无二》: 讲述听障群体的多种方式
2025/06/15 | 总第906期 | 作者 王雨清 | 编辑 陈祥
王沐生怕它太重,重到把观众劝退,于是加入了不少轻松、戏谑的桥段,试图将严肃议题、困境深挖与幽默画风结合。
钢铁城市克里沃罗格的悲情与荣耀
2025/06/15 | 总第906期 | 记者 陈祥 | 编辑 孙杨
1866年夏季,担任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地方自治会议员的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波尔(Alexander Nikolaevich Pol),在克里沃罗格发现了铁矿床,并将样品送到矿业和盐务部。
“绿山墙”,永远的女性乌托邦
2025/06/05 | 总第905期 | 作者 冯祎 | 编辑 孙杨
蒙哥马利在《绿山墙的安妮》后又创作了20部小说,除一部外,其余均以爱德华王子岛为背景。
“通往东京之路”: 美国非裔士兵修筑印缅公路的故事
2025/06/05 | 总第905期 | 作者 程映虹(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 | 编辑 陈祥
但这个访谈由于某种原因,例如军方新闻审查部门出于保密或者政治敏感的考虑,推迟发表了,不过这在战时新闻界是常事。
追忆苏维埃国币:红色货币诞生记
2025/06/05 | 总第905期 | 作者 杨津涛 | 编辑 陈祥
邓子恢回忆苏区财政窘境时说:“税收有限,内已无土豪可打,政府收入少、供养多,又不能向外发展……事实上只有靠发钞票通货膨胀,来养军队。
影后惠英红: 一个香港“打女”的起死回生
2025/06/05 | 总第905期 | 作者 凌梦家 | 编辑 陈祥
拍摄《武侠》时,她被吊在木桥上,虽然有安全措施,但仍旧令在场者心有余悸,而这已经算惠英红所冒风险中较小的了。